莲花-碗莲
莲花作为一种极具观赏价值的水生植物,宛若仙子临凡,其姿容清丽脱俗,不仅花朵娇艳欲滴,令人心醉神迷,就连深藏水中的莲藕,也以其甘美之味,滋养着人间烟火。
而在这莲的世界里,碗莲更是别具一格,它如同微缩的荷花,精致玲珑,被誉为“迷你荷花”,又因其藕节小巧,得名“碗莲藕”,仿佛是大自然精心雕琢的艺术品,令人爱不释手。
然而,刚种碗莲的新手,经常会碰到烂藕、叶子长不开、甚至看不到花苞这些问题。说白了,就是种不好,看着别人家的碗莲开得漂亮,自己种的却总是不行,很头疼。
碗莲的繁殖主要采用两种方法:种子播种和扦插繁殖。种子播种法虽然操作简单,但生长周期较长;相比之下,扦插繁殖具有生长迅速、周期短的优势,可显著提高繁殖效率。
扦插繁殖∶在种藕处理方面,需特别注意新购种藕若存在新鲜伤口或断面,应避免直接浸泡于水中,以防腐烂。建议将伤口部位暴露于空气中,待其自然愈合后再进行栽种。栽种之时,土壤只需轻轻覆盖种藕,切勿掩埋新芽,否则新芽将如同被束缚的精灵,无法自由生长,最终导致腐烂。添水之际,水面应恰到好处地没过新芽,待新芽茁壮成长,方可逐渐增加水位,直至叶片舒展于水面之上,宛如舞者的裙摆,轻盈而优雅。切记,碗莲不可缺水,否则将如同失去生命之源的精灵,逐渐萎蔫,直至生命的终结。
水位管理是碗莲养护的关键环节。初始水位应略高于新芽,待新芽开始生长后,可逐步增加水位,使其始终略高于新芽。
当叶片发育至适当大小时,应停止增加水位,确保叶片始终处于水面之上。
需特别注意的是,碗莲对水分需求较高,长期缺水会导致植株萎蔫甚至死亡,因此需保持稳定的水分供应。
种子播种∶播种时间方面,由于莲子无休眠期,只要水温维持在16℃以上,全年均可进行播种。
在种子处理环节,鉴于莲子外壳坚硬致密,浸种前需进行人工破口处理。
具体方法为:选择莲子圆端,在粗糙水泥地面摩擦或使用锉刀夹破,使外壳出现开口,便于水分渗透,促进发芽。操作时需谨慎,避免损伤内部种仁,同时无需完全去除外壳。
浸种催芽阶段,建议将已破壳的种子置于20~40℃的温水中,每日更换2~3次水。在适宜条件下,一般3~5天即可完成催芽过程。这一系列操作需严格遵循,以确保碗莲的健康生长和繁殖成功率。
碗莲的品种繁多,主要可分为微型、小型、中型和大型四类。
为确保碗莲的健康生长和开花,选择适宜尺寸的花盆至关重要。若将大型或中型碗莲种植于过小的花盆中,可能导致其生长受限,仅能长出少量叶片,难以开花。因此,根据所购碗莲品种的不同,应选择相应大小的花盆。
对于微型碗莲,建议使用口径为15至20厘米的花盆。若花盆过小,开花概率将显著降低;而花盆越大,开花性能则越强。亦可选择口径超过20厘米的花盆。
对于小型碗莲,花盆口径应不低于20厘米,最好在20至30厘米之间,以确保其快速生长并持续开花。
中型碗莲则需使用口径在30至40厘米之间的花盆,最小不得小于30厘米。这样可保证其正常长藕并开花。
至于大型碗莲,花盆口径应不小于40厘米,最好在40至60厘米之间,以提供足够的空间供藕生长,同时确保其持续开花。
综上所述,选择合适的花盆对于碗莲的生长和开花至关重要。过小的花盆会限制其生长,而适当的大花盆则有助于其茁壮成长并多开花。若使用过小的花盆,如10厘米口径,藕的长度已超过花盆尺寸,将无法正常长藕,进而影响开花。因此,务必根据碗莲品种选择适宜的花盆,以确保其健康生长和开花。
碗莲栽培过程中,土壤基质的选择与水质管理是确保植株健康生长的关键因素。
在初栽阶段,应避免使用未充分腐熟的有机肥土,而应选用经过完全腐熟的基肥作为栽培基质。
具体而言,可将油籽饼、禽畜粪便与园土或田土按适当比例混合,经机械破碎后充分拌匀采用塑料薄膜覆盖进行密封发酵处理。上盆前需揭膜,并在阳光下进行暴晒,以达到杀菌除虫的效果。
其中,未被工业污染的塘泥是最为理想的栽培基质,可经捞取、晒干后备用。若仅使用黄泥作为基质,则需掺入适量河沙以改善其物理结构,使其达到疏松而不板结的状态,并配合基肥进行均匀混合。
在水质管理方面,pH值呈中性的水源最为适宜。
对于城市自来水,建议静置24小时以上以去除余氯,因过量氯离子会对碗莲生长产生不利影响。
此外,工业废水及含有油脂的生活污水均不适用于碗莲栽培,应严格避免使用。
水位管理:在种植初期,保持水位在20-30厘米左右,随着碗莲的生长,逐渐加深水位至1米左右。如果是盆栽的话,记得勤换水,保持水质清洁。
光照需求:碗莲需要充足的光照来进行光合作用,每日光照时间应不少于10小时。因此,在选择种植位置时,要确保能够接收到足够的阳光。
施肥技巧:在种植前施足底肥,可以选择腐熟的农家肥。在生长旺季,可以适量追施复合肥,花期时则追施薄肥。注意施肥要适量,避免造成肥害。
病虫害防治:碗莲在生长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病虫害的侵袭。因此,要定期清理病叶,使用杀菌剂或杀虫剂进行防治。同时,保持通风良好,减少病虫害的发生。
种植时间:碗莲的种植时间一般在春季3-6月,当气温稳定在15℃以上时即可进行种植。种植时,将藕根顶芽朝上斜插泥中,确保藕根与土壤紧密接触。
换盆:碗莲不喜欢宿土,一年后的土看起来黑黝黝的,其实已经没什么肥效了,要统统换掉。城里的土宝贵,宿土留了养一年,拌好基肥,隔年还可用。
换盆的方法:准备两个大盆,其中一个盆里放上清水。首先剪掉盆面的荷杆,其实一冬以后,荷杆也就烂得差不多了,将荷盆倒扣在大盆里,用双手将盆一提,盆土连藕带出。如果倒不出来,再翻过来用竹片或小刀贴在盆边划一圈,就能倒出来。盆底没什么泥,藕就在中间,一圈一圈地盘着,将新藕从藕鞭上剪下来,放在清水中洗净,如果您的盆编了号,就将新藕放在原盆中,这样品种就不会混淆。
一盆碗莲少的有三、四支藕,多的有十几支,老藕已经变黑,靠近老藕的新藕最健壮,它叫亲藕,有的人叫主藕,主藕分下来叫儿藕;儿藕分下来叫孙藕;孙藕分下来叫重孙藕,重孙藕一般难做种,做种的藕一定要两节以上。顶芽以下必须有一完整的节,第三节如果长了,可以去掉一截。
种藕必须要有这个条件。要一盆一支藕。
因为现在是种藕的季节,别人去教种藕的时候,看到好多人都是直接将藕放到中间,碗莲他有一个特点,必须要贴着盆壁去生长,如果把它种到中间,他的藕长的时候就会感觉到淤堵,在里边不容易生根,而且不容易快速的长新叶破土而出。很容易就会烂在里边,而且即使后期它没有烂,能够长出叶片来,它的开花性能也会减弱,很高的几率会导致它光长叶子不开花,所以我们种种藕的时候要贴着盆壁去种。